随着智能化、网联化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汽车行业将开始经历类似金融、互联网行业一直面临的问题——不断变化和更加复杂的数据隐私和监管难题。
事实上,新技术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推向市场,而安全往往是事后考虑的问题。大多数已经上市的智能网联汽车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网联背后的数据安全已成为汽车工程中与碰撞安全、燃油效率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在三个月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重点方向包括5G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区块链安全等。其中,车联网安全涉及针对智能驾驶系统、车联网平台、无线通信、复杂环境感知、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等网络安全需求,在安全认证、安全防护、数据保护、威胁监测、测试验证等方面的安全解决方案。公开数据显示,以通用汽车为例,其每年在网络安全方面投资约1亿美元。网络安全不仅包括新车开发,还包括公司的后台基础设施和内部数据系统。而对于行业监管来说,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数据的充分利用,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新业态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今年初,发改委等十一部委共同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级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9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是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牵头,联合由湘江智能、中汽中心、清华大学等9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组成的联合体打造的国家智能汽车监管平台。在项目启动会上,工信部装备中心与联合成员单位签署了项目任务书,宣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正式启动,由湘江智能承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湖南数据中心)”建设。整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支撑建设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标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构建融政府监管、安全预警、测试评价等多场景综合应用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新生态。这其中,工信部装备中心承担汽车准入管理及运行监管职能,且已初步构建了行业“大数据”体系。事实上,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除了是“四个轮子上的计算机”,同样也是“交通的数据资产”。数据的合规利用,对于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市场寻求更多盈利空间至关重要。基于实时采集和处理的交通大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为电动汽车、预防性维护、保险、应急、停车等提供服务。“更多的数据,意味着更成熟的生态系统。”此外,数据隐私的法规要求也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一个国家级的数据监管平台,以确保数据遵守相关法律,并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未来的联网汽车将能够与交通灯、其他车辆甚至嵌入式道路传感器进行通信,这些传感器可以传递实时交通数据,帮助司机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导航。这种类型的车辆技术被称为车辆对车辆(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是“所有这些车辆数据都到哪里去了,它们能用于什么?”按照全球主流的车辆数据资产商业模式,产生的车辆数据最初是为了监控车辆运行,而不是为联网移动服务提供动力。这就是之前已经成功运营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如今,为了让应用和服务的开发者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接下来的步骤是将其转换为移动服务能够理解的一致格式并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数据进行聚合和规范化(匿名化处理),使其可用于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程序和移动服务提供商,平台以各种API格式提供数据服务的支持。这意味着,数据从过去的单向传输,变为真正的“活”数据。从历史上看,汽车制造商缺乏利用数据的经验、单个品牌车型难以最大化数据价值,无法将车载服务与驾驶体验无缝结合。从A点到B点的移动,数据服务平台将有机会提供更多服务。同时,还可以为智能城市和实时交通服务提供更多数据。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未来基于数据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的涌现。而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在提供类似的数据服务上展开竞争。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无论是从生产和技术角度,还是从销售和营销角度,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日益重要都是两个不可低估的因素。因此,在“传统”技术特征相同的地方——发动机、能耗、速度、马力——区别将由其他服务产生,而这些服务不是简单的车路协同或车载计算机,而是与大数据相结合。从长远来看,30%到40%的汽车价值链将通过专用平台与数字服务捆绑在一起,主要涉及到社交、娱乐、健康、车家互联等等。2017年1月发布《汽车数据的竞争》报告可以看出,互联网和数据经济代表着全球约1200亿欧元的经济潜力,预计到2020年增长20%。到2022年,超过90%的新车销售将包括联网设备,有利于新玩家进入汽车行业。新的参与者将包括电信服务提供商、大数据专家、保险公司以及互联网巨头,行业新的机会已经出现。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诞生,同时真正服务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此前,在工信部与湖南省《加快推进制造强省 共建智能制造高地》框架合作协议以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被列入湖南省加快制造强省建设,重点培育的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这其中,湘江智能在属地数据平台和测试示范区建设方面实力和资源雄厚,联合体其它机构和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数据交互和企业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处于业内领先地位。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湘江智能通过建设并启用车路协同“两个100”项目、开通全国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为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加装汽车电子标识。此外,通过扩充Rob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范围、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开启了“车、路、云、网”一体化智慧交通布局,初步形成“产业生态为本、数字交通先行、应用场景主导”的智慧交通长沙模式。同时,湘江智能还牵头组建了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推进工作组,推动标准建设工作。本次,湘江智能以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项目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的投标,并成功中标。
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项目计划在2020年底完成项目建设,其具体建设目标包括:打造一个区域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大数据中心、构建一个智能网联智能可视运营管理平台和创新智能网联业务应用。打造一个区域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大数据中心,就是打造全面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区域测试监管、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和产业带动的能力平台。构建一个智能网联智能可视运营管理平台,就是实现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一屏监管、一图运营、一键调度、一站服务等4个功能。创新智能网联业务应用指的是升级跨品牌车辆、跨领域设备、跨平台数据的智能网联车辆监管与测试应用,新建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和城市虚拟仿真出行三大智能网联业务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交互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架构分为三层:国家管理中心节点、属地中心节点和企业平台。 建成后的湖南数据中心将具备服务百万级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存储能力,满足 PB 级存储与分析处理能力,与国家管理中心、企业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共享交互机制。而在此前,湘江智能在网联汽车数据安全领域也已经提前布局。包括,与奇安信联合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评体系研究实验室,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检测平台,构建全域车联网安全体系。 同时,湘江智能正在申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面激发智能网联产业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