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对交通运输的组织模式、运营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关积珍表示,近些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智能交通的影响非常的深刻,特别像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一些标志性的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它给智能交通推动带来了很大的新的技术支撑,同时让我们从交通人来看,它对交通系统也带来了变革性、革命性的东西。2014年美国底特律召开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形成一些共识,我们要在基于移动互联的环境下重构交通运输系统,这个提的是比较高的,我们以前讲交通运输系统叫人、车、路、环境这才是基本的构成要素,现在来看信息的要素也日益凸显出来了。这种信息特别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对交通运输的组织模式、运营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发生重组,所以提出叫“再造/重构交通运输系统”,这对于智能交通系统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

1570849474196351.png

挑战变化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基础信息采集的多元化,智能交通通过对交通信息的采集来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再提供交通的管理、运营和服务。传统的采集手段是设在交通的道路上的各种检测器,包括地感线圈、地测微波检测器,再到后来的超声、地磁等等,此类感知设备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改造的范围越来越宽,比如视频从原来的模拟到高清从200万像素到800万像素已经非常普及了,视频采集感知从原来感知每个车的车辆牌照大概是80%左右的准确率,基本可以感知到车辆的基本特征包括它的牌照、颜色、车内人员等,基于这种牌照的信息实现了对交通流大范围轨迹分析、主动防控能力的提升。

另外一个大的变化是基于每个人的移动手机,海量移动终端可以感知更大范围的交通信息,不论是路上的检测器还是视频设备毕竟是在相对固定的地点,在2010年左右出租车上安装了GPS设备,所以收集到了众多浮动车的数据,如今每个人坐在车里就是一个浮动车,每个人用导航软件的时候都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交通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对交通的感知范围一下就扩大了,将其称为叫海量移动终端信息。与此同时车辆装载的新型设备,对车辆的工况信息也可以得到了,这样可以得到交通跟环保的、交通跟排放等很多信息也可以实现交互了。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